英伟达AI工厂破局物理极限,新技术激起A股千层浪

admin 悦刻一手货源 2

未来的算力竞争不再是单个数据中心的竞争,而是跨地域算力网络的竞争。

英伟达AI工厂破局物理极限,新技术激起A股千层浪-第1张图片-悦刻网上商城官方网站-正品优惠,尽在悦刻官方网站

随着AI算力需求的增加,单一数据中心在电力、散热、土地等方面逐渐逼近极限。

近日,英伟达在Hot Chips大会上发布了全新的Spectrum-XGS以太网技术。新技术通过“跨区域扩展”(scale-across)的创新理念,将地理上分散的多个数据中心整合为一个统一的千兆规模AI超级工厂,以应对单个数据中心在电力和空间上的物理极限。

该技术作为一套软硬件协同解决方案,通过动态距离自适应算法和先进的拥塞控制机制,解决了传统以太网在长距离数据中心互连(DCI)时面临的高延迟与性能不确定性难题,能将分布式AI训练效率大幅提升。

云岫资本AI/智能制造组副总裁庄昌磊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未来的算力竞争不再是单个数据中心的竞争,而是跨地域算力网络的竞争。英伟达此举旨在打造一个全球性的“AI工厂”网络,提供无处不在的算力服务。

而在资本市场,空芯光纤、光模块等相关概念受到极大关注。本周截至发稿,长飞光纤走出3天2板,中际旭创涨超15%,新易盛涨超10%,天孚通信涨超20%。

Scale-Across模式兴起

要建立强大的AI计算集群,一般有Scale up和Scale out两条路径。

目前,Scale up效果较好。国泰海通研究指出,Scale up网络带宽显著高于跨服务器的Scale out网络,因此,构建高带宽、低延迟的Scale up网络是行业主流的技术方案。

跨区域扩展(scale-across)的出现,成为了继纵向扩展(scale-up)和横向扩展(scale-out)之后的AI计算“第三大支柱”。

庄昌磊指出,传统Scale-Up(增加单机柜GPU密度)和Scale-Out(增加同一数据中心内机柜数量)模式难以满足AI算力无限增长的需求。Scale-Across打破了地理边界,允许将不同城市、国家甚至洲际的数据中心整合为一个统一的计算资源。

以英伟达Spectrum-XGS的首批客户之一——云服务商Coreweave为例,该公司采用该技术后,其数据中心整合效率提升了40%。

英伟达采用Spectrum-XGS以太网,将多个分布式数据中心组合成一个GW级AI超级算力中心,主要是为了应对大模型训练的需求。

“千亿乃至万亿参数的大模型训练需要持续数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对计算集群的规模和稳定性提出了极高要求。”庄昌磊指出,通过Spectrum-XGS将全球资源整合,可以大幅缩短训练时间,提高研发效率。

重塑数据中心

在庄昌磊看来,未来的算力竞争不再是单个数据中心的竞争,而是跨地域算力网络的竞争。英伟达此举旨在打造一个全球性的“AI工厂”网络,提供无处不在的算力服务。

西部证券研报认为,数据中心产业主要包括产业上游设备、设施和软件供应商,中游IDC建设者和服务商以及下游的各行业应用客户。同时,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与AIGC产业指数级增长的驱动下,传统互联网数据中心(IDC)正加速向人工智能数据中心(AIDC)进化。

庄昌磊认为,Scale-Across模式类似于在传统三层网络架构(核心、汇聚、接入)之上增加了 “第四层网络” (跨域扩展层)。英伟达欲打造的GW级AI超级算力中心,预计将对数据中心产业链产生深远影响。

首先,推动光通信基础设施升级。GW级中心依赖于高速、低延迟的光通信。例如,支持32个GPU节点的交换机所需光纤数量比传统云网络增加4倍,72个GPU节点则需要增加16倍。这将显著带动光模块、光纤光缆的需求,特别是1.6T/3.2T光模块和空芯光纤的需求。

其次,驱动高速PCB需求增长。高端交换机和光模块需要22层以上高多层板或5阶以上HDI板,以支持高速信号传输和高密度集成。例如,GB200/NVL72机柜中的Compute Tray需要22层5阶HDI,Switch Tray则需要24层6阶HDI。这将利好高端PCB制造商。

最后,加速液冷技术普及,促进“算力电力化”趋势。未来算力可能像电力一样,通过 “网格”进行调度和输送 。GW级AI工厂是这一趋势的雏形,未来可能出现全球性的算力调度网络。

空芯光纤或率先受益

中信证券研究指出,英伟达此举不仅标志着AI网络正从数据中心内部走向跨区域互联,还预示着DCI在未来AI训练中的核心地位日益凸显,从而有望带动空芯光纤这类具备超低延迟和高容量优势的下一代传输技术需求的快速增长。

具体而言,中信证券认为,空芯光纤以气体或真空替代传统玻璃芯,相对传统光纤具备传输时延低、损耗超低、非线性弱的特点,且拥有超1000nm的超宽工作频段与更高传输容量,能高效满足多场景需求。根据康宁2025年3月的投资者大会分享,未来北美数据中心节点将从目前的6个拓展到2030年的12个。随着DCI连接需求增加和以太网在长距离传输技术的渗透,空心光纤需求有望快速增长。

庄昌磊也表示,“光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玻璃中快约30%,延迟降低30%,衰减降低50%以上(空芯光纤衰减可低至0.05dB/km)。这使得其非常适合长距离、低延迟的数据传输。”

值得一提的是,布局空芯光纤的龙头厂商长飞光纤在今年6月的投资者交流中透露,空芯光纤具备超低时延、超低损耗、超低非线性等颠覆性优势,目前在算力数据中心、高频金融交易等领域已具备进一步试点和推广应用的条件,有望成为下一代光网络的基础核心技术选项。

不过,长飞光纤高管也坦言,空芯光纤的应用目前仍处于早期阶段,其规模商用还有赖于量产能力的提升、生产成本的优化、应用场景的成熟、后期运维的测试、技术标准的完善等诸多因素,暂未形成稳定的价格及利润水平,从早期试用验证到规模商用仍需产品及产业链进一步成熟。目前空芯光纤相关业务尚未对公司财务数据产生明显影响。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