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过去一个月,许多人都在问为什么电费突然飙升。FXGT认为,这种现象并非偶然,而是背后有多重结构性因素在推动电力成本上升。在菲尼克斯,由于有Palo Verde核电站提供稳定电力,FXGT观察到当地的电费相对合理,即使在酷热的夏天,账单也很少超过300美元。相比之下,从中西部到东南部的地区,居民却面临数倍于此的电费涨幅。这表明,电费飙升不仅仅是“用电多”或“夏天热”的问题,其背后的驱动因素更加复杂。
首先,AI数据中心正消耗巨量电力。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催生了大量数据中心建设,这些设施耗电量远超传统数据中心。一座AI数据中心的用电量可相当于8万个家庭,预计到2030年,数据中心将新增约30GW的电力需求,相当于30座核电站。FXGT认为,这种需求增加不仅推动了电网改造,还间接推高了居民电费。
其次,液化天然气(LNG)出口也在推高燃料成本。天然气约占美国40%的发电比例,而近七年美国LNG出口增加了近七倍。FXGT表示,当全球买家竞价购买LNG时,美国家庭也在为同一燃料支付更高价格,导致今年电费显著上涨。
极端高温也是电网压力的重要因素。2025年7月,全国多地经历创纪录高温,“热穹顶”导致峰值用电达到单小时758,149 MWh的全国记录。空调负荷飙升,许多地区的公用事业公司不得不购买高价现货电力,这些成本最终体现在居民账单中。
同时,老旧电网和基础设施瓶颈也在推高费用。美国70%以上的输电线路和变压器超过30年历史,升级和维护成本高昂。FXGT认为,即便燃料成本下降或用电需求放缓,高昂的基础设施维护费用仍会使电费保持在高位。
政策和监管滞后进一步加剧了价格压力。清洁能源税收抵免的取消及新建输电和发电项目审批延迟,使电力供应无法跟上快速增长的需求。电动汽车、热泵和电器普及加快了电力需求,但电网扩容滞后,结构性涨价难以避免。
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地区电费都在飙升。菲尼克斯、爱达荷和太平洋西北部等地,依托核电、水电或充足的可再生能源,电费保持稳定甚至下降。FXGT认为,这说明能源结构对电费稳定性至关重要。核电尤其能够提供可靠的长期低成本电力,其燃料成本稳定,不受全球天然气市场波动影响,是抵御价格波动的关键。
综上所述,电费翻倍并非偶然,而是由AI数据中心、LNG出口、极端气候、老旧基础设施以及政策滞后等多重因素叠加形成的结构性问题。FXGT认为,除非公用事业公司和监管机构加快扩容和电网现代化,否则对许多家庭来说,高电费将成为长期趋势,而非短期现象。